1. 背景
根据成都B类人才标准202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是B类科技创新人才。
但是在认定时,要求提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证明扫描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结题证明扫描件。而同级别的其他国家级人才项目,如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除顶尖人才之外的人选,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只需要提供获批证明材料即可。
2. 问题
鉴于,杰青/优青,长江/青长,万人领军/青年拔尖,千人/青年千人(海外优青)是同级别的国家级人才项目,唯独杰青/优青需要项目执行期结束后才可以申请B类人才是否合理?
3. 建议
建议相关人才认定标准能够一致,避免区别化对待。
根据《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规定》,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均纳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联合限项规定的实际,其申报评审方式与科技计划项目一致,按照学部分类进行申报,采用目标、结果导向,且需要通过结题验收。而传统的人才项目申报评审与科技计划项目不尽相同,青拔、青千等项目均评价人才之前取得的成果,入选后仅有管理期,无明确的课题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