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 阿坝 » 州委书记徐芝文 » 阿坝州教育建议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教育 建言】阿坝州教育建议来源:问政四川 网友:问政网友  2020-06-25 23:56 已回复

多年民族教育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招生过程中现在民族地区学生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在生活卫生习惯及民族思维限制、整体思想意识上和其他地方有很多差距,受到当地宗族宗教及落后民族文化观念影响较深,有以下建议:
1、偏远乡镇、农牧区及农村地区甚至部分城镇地区建议设立从一年级到高中的集中寄宿制度教育,第一能够接触更多教育资源,第二远离当地落后思想习俗影响限制,寒暑假可校车接送回家。(新疆许多民族地区如塔县早已经实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集中寄宿制管理)
2、编写针对当地落后民族文化专业教材及配备生活老师,让学生养成现代思维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落后的文化习俗环境有深刻理解和认识,真正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让孩子打破地域民族的限制,真正能够实现其他地区孩子一样的竞争能力。

官方回复

回复单位:阿坝州教育局来源:问政四川 回复时间:2020-07-09 09:27

杨先生: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州学前教育事业的关心。我局认真研读了您的来信,现针对您的两条建议作如下答复。
近年来,我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扶持下,我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实施国家“两基”攻坚计划和省“十年行动计划”,全州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校管理不断加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合阿坝实际的教育路径。
一、关于寄宿制教育建议的回复
(一)我州寄宿制学校基本情况
我州目前共有寄宿制中小学校281所,覆盖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占全州中小学学校数的92.02%,达到了应寄全寄的条件。其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23所,占小学学校数的91.76%,初中寄宿制学校数的37所,占初中学校数的100%,高中18所100%是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生79790,占中小学生人数的73.53%,其中:小学40721人,占学生人数的63.88%,初中25252人,占学生人数的89.36%,高中13663人,占学生人数的87.11%,特殊教育学校154人,占学生人数的86.52%。
(二)寄宿制教育主要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全州寄宿制学校严格按省、州有关寄宿制学校管理要求,切实做到了寄宿制学校管理有组织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二是采取适度集中办学。州教育局指导各县(市)结合现有人口基数和人口流动趋势,及时进行校点布局结构调整,部分县采用乡镇中心校保留低段年级,高段年级全部集中到县城寄宿制小学的方式,实行中旬假制、月假制,既能方便学生的集中管理,又能充分发挥优质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育管理。全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了广大农牧区生活习惯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移风易俗的效果。
二、关于教材编写建议的回复
我州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校教材目录规定征订使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沿革,编译了藏汉编译读物,编写了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正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效果。一是编译藏汉双语读物。我州先后投入500余万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规律,编译出版了56种幼儿及中小学生藏汉双语读物,目前,全州已分期免费发放藏汉双语读物56万册。该套读物既有原创也有引进,虽植根青藏高原却具有国际视野,填补了四川藏区学前教育藏汉双语教育的空白。二是开发乡土教材。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合作开发了《沃布基的故事》《云上的家园》《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和《我的草原我的家》等乡土教材,让孩子们在自己家乡的文化滋养下成长,培养孩子成为有根的人。三是编写校本教材情况。我州部分县结合实际开发具有本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拓展和延伸了乡土教材的内容。壤塘县、九寨沟县、红原、茂县结合实际分别开发了《壤塘乡土》、《九寨沟精神家园建设》、《知书达理》、《羌族语言文化》、《羌族刺绣教材》、《羌族多声部教材》、《羌笛训练教材》等县、校地方教材,进一步丰富了乡土教材内容。
目前,我州正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新时代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农村学校校点布局调整,狠抓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着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狠抓控辍保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积极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充分而有质量的民族教育资源,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教育的关心!谢谢!

同领域留言更多>>

同类别留言更多>>

问政四川所有文字、图像、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四川日报全媒体 联系电话:028-86968654

蜀ICP备12028253号-2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0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028-96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