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 绵阳 » 市委书记曹立军 » 关于平武城关小学的一些问题建议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教育 建言】关于平武城关小学的一些问题建议来源:问政四川 网友:问政网友  2019-05-30 14:29 已回复

领导好。本来这些问题没想来烦你们,想像其他家长一样,忍忍就算了,毕竟孩子在别人手上。可是孩子读书的时间很长,而且还有弟妹将来也要去读书。所以就冒险说出来,希望能改善平武的教育环境。我说的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 城关的小学。乡镇上基本没有。

第一个、就是教辅资料。每学期开学,学校其实就收取了教辅资料的费用,可是老师觉得不好,又会在学期中间让家委会通知家长去购买,而且购买不是说了书名自己去买,而要统一交钱由家委会去老师指定的地点购买。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就一本练习册,教材后面其实就有很多的题了,那些题和学校买的,老师叫买的都有重复。某些班级的教辅费用一学期就有5、6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没有猫腻可能才奇怪了。

第二个、就是家委会。家委会并不是家长们选出来的,就想当去老师那里报个名就可以了。家委会应该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双向桥梁,而这样选出来的家委会就只会执行学校和老师的命令而已。

第三个、就是每学期和文轩合办的什么收取废书废报的事,每个学生必须交3斤。请问这个是什么活动,意义在哪里。我们普通家庭又不是机关单位,哪有那么多的废书废报。旧书是在给其他需要的人阅读才算体现价值了吧。交给文轩能做什么?去卖吗?还必须交。家里没有,不是还要出去收集破烂才行?

第四个、就是教师节收礼的事。这个事情,县文教局确实在整治。情况也有好转,从老师明目张胆的要,到现在悄悄的收。可还是在收。对于家长,一个教师节最少支出是600,对于老师,一个教师节最少收入是10000。钱其实也还罢了,但是这样一做,老师的师德不就全丢了吗?何况在本县,教师是高收入群体了。

这些问题本该向县教体局反映。可这些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的,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个人觉得县教体局并不能解决。所以就反映到你这里了。平武还是有好学生,优秀的学生。可这许多年以来,平武县的学校留下了几个好学生。希望不光是学生在学习,老师们也多多的学习下。能够改变思想,不要求多了,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学生着想。遵守好基本的职业道德。

官方回复

回复单位:平武县教育和体育局来源:问政四川 回复时间:2022-03-01 11:16

市民:
你好!
你在问政四川反映《关于平武城关小学的一些问题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立即责成相关股室调查处理。现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教辅资料问题。
经查,该问题不属实。接到反映后我局立即组织在城关学校召开教师会,签订调查卷。调查是否存在要求、推荐、诱导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资料情况,后经统计均无上述情况。对各年级家长进行随机打电话调查核实,调查是否存在老师要求、推荐、诱导购买教辅资料情况,后经统计均无上述情况。我们将严格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规范办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除了国家允许的购买教辅外,学校和老师不得要求、推荐、诱导学生或家长购买教辅资料。
二、关于家委会问题。
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学校的确成立了家委会,其作用是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本着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家长自愿参与,也请你积极参与,发挥家委会主要作用。
三、关于每学期和文轩合办的收取废书废报问题。
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体局、县环保局联合开展“一木环保——废旧书报再利用公益再现新生命”活动,学生自主自愿捐出不再使用的教材、教辅、作业本等废旧书报,由新华文轩公司平武分公司在特定时间内统一回收,并对书本交付、数量核定等分校进行台账管理。废旧回收所得资金扣除仓储、运输、交付等成本后,由成员单位共同管理,将全部用于教育系统扶贫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如特困生、留守儿童、乡村学校、乡村老师和社区文化站建设、环保讲座等资助活动。此活动不是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交3斤。
四、关于教师节收礼问题。
近年来,我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系统深入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绵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规定,强化全县中小学规范底线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教师节前通过工作群和书面方式向教师发放《教师节不收送物品礼金倡议书》。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相关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认真查处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礼金行为。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得到提升,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已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办学目标,严抓师德师风教育,对教师要求、推荐、诱导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资料,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零容忍,竭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再次感谢你对平武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衷心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教育工作。

平武县教育和体育局

同领域留言更多>>

同类别留言更多>>

问政四川所有文字、图像、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四川日报全媒体 联系电话:028-86968654

蜀ICP备12028253号-2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0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028-962377